钙钛矿是1839年一位德国矿物学家,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发现的。
而其他头部企业,除了阿特斯250MW中试线、东方日升(300118.SZ)500MW中试线,隆基、晶科、晶澳、天合等,都还没有看到公开信息显示其正式建设HJT项目。所以,后续关注重点是,主流电池厂实际上马GW级HJT项目的进度,也只有越大的产业规模,越丰富的产业生态,才能支撑HJT越快降低成本,HJT才有出路。
对于存量光伏玩家而言,没有任何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会轻易下结论。HJT支持者自然会数落Topcon的不足,认为尽管Topcon与PERC兼容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但其良率仍有待提高或验证,而且HJT的成本还会一直下降,尚不能证明Topcon比HJT更优。在PERC后时代,HJT和Topcon是普遍认为的两种升级替代路线。头部企业有实力对多种技术同时投入研发和提前布局,新势力则可能在弯道超车的诱惑下或者在地方政府投资的驱动下不计成本地追逐新技术。HJT支持者还认为,Topcon是基于PERC技术的改进,只是过渡,并非颠覆,而颠覆者HJT似乎才符合光伏行业的变革基因,才是正道和方向。
在光伏产业日趋成熟、头部企业财大气粗的今天,头部企业群体犯错的可能微乎其微。06 未来技术展望无论是HJT还是Topcon,本质上都是晶硅表面的钝化技术,不同的是采用的钝化材料和钝化工艺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光伏玻璃的涨价号角便愈吹愈响了。
今年1月份,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回答》中将光伏玻璃也纳入了产能置换的名列中。供给紧俏使得下游厂商开始考虑用浮法玻璃替代压延,超白浮法玻璃替代背板玻璃发电损失约在1-3W,但测算替代正面玻璃时损失达3-10W左右,目前阶段替代正面盖板玻璃尚有一定难度,下游客户目前阶段接受度不高。截止收盘,板块涨势虽有所收窄,但也不乏多只个股走出向上态势北控清洁能源集团(01250)大涨8.93%,北京能源国际(00686)则涨超1%。基于上述预算金额,对于电站开发企业而言,2020年底前能否抢上补贴末班车成为关键,也由此引发抢装潮。
光伏玻璃的景气度明年还能维持吗?就目前来看,市场对于明年光伏玻璃需求的预测,主要是偏向于供给趋于宽松,但难言过剩这一看法。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由于行业供应偏紧,且在年底抢装潮的刺激下,光伏玻璃自今年三季度开启涨价节奏,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价格由23元/平方米上涨至37元/平方米,11月进一步上涨到42元。
光大证券表示,短期来看,供需错配形势下光伏玻璃价格预计仍将维持高位,2020年四季度光伏玻璃量价齐升趋势延续。例如,今年11月,财政部发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补贴预算,总计59.5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9%,其中光伏所获得了预算资金为33.84亿元,占了总预算一半有余。而交银国际亦表达对福莱特玻璃的看好,该行预计明年光伏玻璃供应仍将偏紧,继续看好光伏玻璃龙头的长期投资机会,且首选福莱特玻璃。所以,不难看出,在供需紧缺问题并未真正缓解的背景下,光伏玻璃景气度预计还可延续到2021年。
12月3日早盘,港股光伏玻璃板块走强,盘中多只概念股飘红。所以在这一轮价格上涨过程中,信义光能及福莱特玻璃两大光伏玻璃巨头均获得了难得的戴维斯双击时刻。该机构根据不同的浮法玻璃替代率进行测算,假设2021年组件需求160GW,在低替代率假设下(背板替代率20% ),则供需比将从129%提升至141%;在高替代率假设下(背板替代率40% ),则供需比将从129%提升至152%。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下游装机需求爆发,但光伏玻璃的库存却不够了。
2020年之前投产窑炉最佳经济生产玻璃宽度一般最大为1100mm,也即可以满足166及以下组件的要求。至此,在供需关系失衡的刺激下,光伏玻璃价格不断新高。
同时,2021年大概率将迎来光伏平价年,而这一消息也导致下游强装机预期强烈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内需将被进一步释放。
头部光伏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必然会深化国内市场的布局!前路万千重,风云多变幻。国内也一样,根据今年9月份国际能源网的观察与统计,(释放5大信号!7大能源央企掌门人密集拜会多省领导、会见23家新能源企业高层领导)发现新能源企业正在加紧与大型能源央企建立密切联系,这是一个莫大的市场信号!今年上半年,中车株洲、三一重能、电科装备、东方风电、中国海装、中交三航、远景能源、中天科技、江苏海力、上海电气、金风科技、隆基股份等企业与中广核新能源进行高层会面;中国能建、宁德时代、西门子、明阳集团、阳光电源、金风科技、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进行高层会面;正泰集团与三峡新能源进行高层会面,等等,总体来看,新能源企业已经加紧了与能源央企的合作,光伏类的企业华为、隆基、晶科、阳光电源、协鑫、东方日升、通威等企业已经主动出击。这5年来头部组件企业凭借产品迭代能力与速度拉开差距。2018-2019年前十大中国组件企业出口规模与海外市场占有率均大幅提升,前五企业出口规模由约 20GW提高到33.6GW,海外占有率由29%提高到32.5%,前十企业出口规模由约29GW提高到47.6GW,海外占有率由41%提高到了46%。上榜的这些企业,不论是收入规模,还是影响力,客观来说,他们在今天的业界的确是受到认可的。海外大型能源集团近年的组件供应商选择情况如下: 从表中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发现,海外各国的大型能源集团几乎都选择了大型供组件应商做为大订单的合作伙伴。
虽然2020年的榜单到目前只出来了上半年的,但也印证出了新的江湖趋势。而东南亚产能是除中国大陆以外综合成本最低的组件产能,受美国对华光伏高额关税影响,拥有低成本东南亚产能的企业可以获得客观的超额利润,因此这些年资金充沛的头部组件企业扎堆布局东南亚市场。
前十强中,晶澳和阿特斯的发展则是一副四平八稳的模样,这与本身企业的性格有关系。其中,隆基、晶澳获得超过5GW的规模,成为最大的赢家;天合、东方日升获得超2.5GW订单;英利获得超1GW的订单。
从去年今年国内外大型能源集团的项目招标、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等事项,我们也可窥探一二。这里的主要因素可能是业主们为了保障产品一致性及供货稳定性,另外则是出于对大品牌企业的信赖。
在光伏这个不断变化的行业里,锚定一项技术创新和改进就需要立马行动,速度慢了就会沦为跟随者。根据现有产能规划和部分企业销量指引,2020年组件市场集中度更是明显提升,尽管2019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已超过200GW,但头部组件供应商仍未停止扩产进程。阿特斯的创始人瞿晓铧曾说不想当老大,但阿特斯不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经营策略上,都保持了卓尔不同的企业形象,既没有当上老大,也没有沦为跟随者。在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的采访调研中,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出口或销售还会实现大幅增长,超过三分之二的头部企业表示,继续拓展海外业务与深化国内市场是其未来两年的重要方向。
02大企业大订单:大型能源集团更青睐大型供组件应商2017年以来组件集中度再次呈现提升趋势。上表粗略统计:连续4年位居组件出货量榜首的晶科能源和组件出货量排名逐年几乎呈直线上升的隆基股份 5年内产品迭代信息再来看天合,除了本身组件技术持续创新以外,前两年在新业务布局和版图延伸拓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购西班牙知名支架公司Nclave、成立能源互联网事业部等系列动作,试图为未来的发展谋篇布局,今年以来天合在定调标准和引领组件技术潮流上铆足精神,以期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发现,连续4年位居组件出货量榜首的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排名逐年几乎呈直线上升的隆基股份,都有一个共性,新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并且能快速投入量产。通过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头部组件企业不断刷新产品效率/功率纪录,引领行业趋势。
其实从今年以来能源央企规模化光伏项目集采结果,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发现,入围企业名单中基本都是头部组件企业。市场报价显示美国高效单晶组件价格是欧洲、澳洲、中国的近 2 倍,以0.41$/W价格估算国内组件企业东南亚产能销往美国市场的毛利率在30%以上。
与此同时,榜上的其他企业,按照现有的形势格局、规模体量和公司影响力,一两年内,在现有基础上徘徊轮换的可能性很大,冲刺进入前5名的难度系数较大。榜单来源:PVInfoLink只是,位次轮换每年、甚至每半年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组件技术更新提速,龙头企业凭借产品迭代能力拉开差距;各国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业的国家级能源集团加速光伏布局;为保障产品一致性及供货稳定性,大型能源集团倾向于选择大型供应商;行业壁垒与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有望获得超额利润空间;大尺寸技术二分天下,炫奇争胜;龙头企业一体化步伐加快;客户更加重视品牌背书这5年,一个方向,一个速度,一个是资本,好比九阳真经被撕成三册,三册拼起来,才能傲立武林。今年花胜去年红,各显神通再相会,无问西东。
据了解,晶科再倍增项目在2021年全面达产后,出货量预计将占全球20%的市场份额,上饶经开区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从2020年上半年的组件出货量数据来看,隆基已经冲到的了第二,按照日前隆基公开的数据,全年组件出货量超过20GW,大胆猜测,隆基很有可能在今年坐上组件出货量前十强榜单的头把交椅,势头相当迅猛。
01强者争食:拼技术更拼技术转化速度方向要对,出手要快。他们两家企业的策略共通之处,我们觉得是,第一要义守好护城河,然后同步向行业引领者方向迈进,没有激流勇进也不必胆战心惊。
为了加快技术转化速度,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了解,晶科能源新上了一个再倍增项目车间,组件车间面积仅增加5000平方米,产能却从1.5GW增加到5GW,效率呈倍速提升。这样的天合,重回榜首也不无可能。